首页
高级搜索
地址:栾川县君山东路栾川文化艺术中心三楼
电话:0379-66822436
邮箱:lcxtsg6822436@126.com

馆情动态

“行走洛阳 读懂历史”讲座(2023年第33期)

点击:718时间:2023-10-11

河文化与客家精神

黄河,九曲十八弯,绵延万余里。涵养万物,厚泽黎民,形成了灿烂而厚重的黄河文化。我们居住的河洛大地孕育的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根和魂。

西晋末年,“八王之乱”导致皇宫倾覆,人无定所。“晋家天子作降虏,公卿奔走如牛羊。紫陌旌幡暗相触,家家鸡犬惊上屋。妇人出门随乱兵,夫死眼前不敢哭。” 如此的社会现状,无奈的“士族”奔徙于南迁路上,历经千余年,形成了客家民系。

客家人五次大南迁,都是战乱中的被动之举。他们肩背祖宗牌位,脚穿草鞋,携妻牵子,寻找新的栖身之地。与自然斗争,以求获得身体康健;与当地土著人斗争,以求获得生存的居所;与自身陋习斗争,以求和当地人和谐相处……千辛万苦、凤凰涅槃,终于形成独立的客家民系。

他们用汗水、用生命、用智慧、用勤劳,凝练出客家精神:百折不挠、锐意进取;艰苦创业、奋斗求新;爱国爱族,精诚团结;崇文尚武、器重名节;敬老爱幼、继祖崇宗;勤俭持家、乐善好施;追求革命、主持正义;是为人忠诚,耀祖光宗。

客家人无论居住哪里,都统统称为有来历的“中原贵胄”的后裔。“宁卖祖宗田,不忘祖宗言”。很显然,客家精神的文化基因是河洛文化,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。

洛阳,客家人的祖根之地。

本期讲座,由具有丰富讲座经验的教授主讲,故事性、趣味性贯彻始终。

李焕有,洛阳理工学院教授,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,洛阳市写作学会会长,洛阳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洛阳客家联合会文学委员会主任,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,市委宣传部文明道德大讲堂特聘讲师,洛阳市文学院导师。 进行传统文化讲座100余场。

讲座时间:

2023年10月14日 15:00

讲座地点:

文化艺术中心三楼310

“行走洛阳 读懂历史”讲座(2023年第33期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闭